- · 南方电网技术版面费是多[04/09]
- · 《南方电网技术》投稿方[04/09]
- · 《南方电网技术》数据库[04/09]
- · 《南方电网技术》期刊栏[04/09]
“云端”与电共“舞”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南方电网云南电网输电分公司带电三班高级作业员、带电检修高级技师、全国劳模郑瑞东,已经在“云端”与电共“舞”了17年。 全副武装、穿戴好安全带后,郑瑞东迅速爬上铁塔,身
南方电网云南电网输电分公司带电三班高级作业员、带电检修高级技师、全国劳模郑瑞东,已经在“云端”与电共“舞”了17年。
全副武装、穿戴好安全带后,郑瑞东迅速爬上铁塔,身手敏捷。记者看到,他每次移动都手脚同步,单次跨越的绝缘子数量不超过3个。
比如,有的铁塔上会有马蜂窝藏在角落里不容易被发现,每次登塔前,他都会用扳手对塔台进行敲击,通过震动让马蜂跑出来。“我们出去会专门带一套防蜂服,如果发现有马蜂窝,就先上去将其拿掉,再进行带电检修作业。”郑瑞东说,在空中,意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。
攀上铁塔,悬在空中,置身强电场,沿着高压输电线路“走钢丝”……这个让普通人感到心惊胆战的画面,正是郑瑞东的工作场景。
“穿着两三公斤重的绝缘服在高空作业,体力消耗很大。”郑瑞东说,他们平时还会进行体能训练,同时也会接受心理辅导,以科学地应对恐惧感。
在位于昆明市嵩明县的云南电网输电分公司技能实训场,郑瑞东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空中绝技。
以前,郑瑞东前往雪山脚下检修设备时,徒步一个来回要9个小时。如今,随着道路建设的完善,汽车能开到很多地方,需要徒步的路程一般不超过2小时。
郑瑞东还总结出了很多在作业过程中避免发生意外的小技巧。
郑瑞东告诉记者,带电作业检修工能独立带电作业检修,一般需要2~3年时间,但能够解决复杂故障,至少需要5~7年时间的历练。
在单导线上,郑瑞东一个翻身爬了上去,只见他右脚缠上导线,双手展开,保持平衡,到达检修点后顺势起身,就骑在了导线上。
每次作业都是新挑战
仅用6分13秒就完成了220KV防震锤的更换,用时9分钟完成500KV单片绝缘子的更换……郑瑞东在多年的实践中练就了一身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绝活,多次化解重大电网风险。
高空作业,夏天最难熬。“密闭不透气的绝缘服里特别闷热,每次下来,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,鞋里都能倒出一碗水来。”郑瑞东说。
与“电”共舞的17年里,郑瑞东并不感到厌倦。“线路故障千差万别,每次检修作业都是全新的挑战。”他说。
郑瑞东告诉记者,带电作业检修是特别严谨的行业,要遵守操作规范,把每一次作业都当作第一次作业对待,时刻保持敬畏之心。
5米、10米、20米、100米……为了克服恐惧,郑瑞东循序渐进地练习,从起初的“不敢动”到如今的“习以为常”,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。
“不过,老一辈电力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需要传承。”郑瑞东说。
根据强电场作业的不同情况,郑瑞东或沿绝缘子爬行至故障点,或用秋千法进入强电场,抑或使用绝缘平梯、绝缘软梯爬上导线。每次作业,短则一两个小时,遇到复杂故障则需要花费七八个小时,这期间如果到了饭点,只能让同事将水和干粮传送上来补充体力。
“配电网带电作业检修,需要在距离地面10余米的电线杆上完成,而输电网带电作业检修则需要爬得更高,低的铁塔有三四十米,高的有百余米。”郑瑞东对记者说。
如今,在郑瑞东的培养下,多位徒弟已经能独当一面。云南16个州市的电网急难险重抢修任务现场,都能看到他和徒弟们的身影。
更让郑瑞东欣慰的是,随着网架结构的加强和电网运行维护手段的多样,带电检修的频次和以前相比减少了很多,工人们能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巡视线路,在故障初期就发现问题、及时解决。
6项科技项目研究、30余项职工技术创新……在这个空中“工位”上,郑瑞东练就了一身绝活,在崇山峻岭之间,守护“彩云之南”的万家灯火。
空中展绝技
此前,一次检修作业中,一名工人不慎发生意外导致脚受伤,郑瑞东和同事就地取材做了一个临时固定支架,将工友受伤的腿固定。把工友送到医院时,连医生都夸他“专业”。
“第一次爬铁塔,爬到一半我就不敢动了。”郑瑞东回忆说。
在野外摸爬滚打的时间长了,郑瑞东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。如何进行简单包扎、如何获取火源、如何避免失温、哪些野果可以充饥……这些他都如数家珍。
在四分裂导线上,郑瑞东演示了日常带电作业检修的要领——双手抓稳导线,脚在右侧导线上呈外八字行走,眼睛盯着前方。
“工位”在百米高空,郑瑞东需要迈过的第一关就是——克服恐高,练好爬铁塔的基本功。
文章来源:《南方电网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nfdwjs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022/790.html
上一篇:南方电网:用数字“电”亮未来 推动广东数字
下一篇:鸟累了可以睡在鸟窝